高考之前,班主任老师为了给我们鼓劲,曾经告诉我们:只要再拼一把,熬过高考,成绩和分数在大学里根本就不重要。然而没过多久,真实的大学生活,就彻底戳破了这个许多人都听过的“善意谎言”。表面上,大学确实与高中不同,在毕业这道“终点线”上,并没有一场“独木桥”式的大考等着大家。但是,除非有人对自己的前途毫不在意,“绩点为王”依然是校园里最硬的道理。
绩点为何为王?原因不言而喻。面对毕业,每个学生都得提前为自己找好出路,在这场分流中,不论是想要保研考研、出国留学,还是直接工作,一个理想的绩点都能事半功倍。我曾见过有人因为绩点没排进年级前30%,直接失去某家顶级企业的面试机会,也曾见过有人靠着0.01点的微弱优势,直接拿下令人羡艳的推免机会。GPA(成绩平均绩点)三个字母就像三座大山,既在大学生的背上持续施压,同时也鼓舞着想要进步的人勇敢攀登。
不论对现行绩点制度是否有所不满,大多数人都无法否认:在大学里,“绩点为王”确实是现阶段最公平的竞争方案。如果不看绩点,改以其他指标决定大学生的前途命运,不可控、不透明的“灰色因素”必然激增。然而,绩点固然在公平这个层面上具有不容否认的“相对优势”,却远非绝对客观、绝对静态的“完美标准”。在绩点计算标准这样的“硬规则”下,学生之间随时都在进行着暗中角力、各显神通的“软竞争”。
乍看上去,绩点计算的标准当然很“硬”——分数如何转换为绩点,每门课程有几分权重,全都在学校规章里写得清清楚楚。然而,任何曾经参与绩点竞争的大学生,都不会天真地以为:发奋学习、努力考试是提高绩点的唯一选择。诚然,每个专业都会有几名学业超群的同学,仅凭学习成绩就能安坐于绩点排行榜的顶端。但是,对更多徘徊在中上游,希望自己哪怕进步一位也好的学生而言,想方设法从各种边边角角的地方“扣”出绩点,是必然的选择。相比于在课堂与考场上展开的硬性竞争,这些发生于边角领域的竞争,往往并没有那么明确的规则,也正因如此,才会被称为“硬规则下的软竞争”。
只要有心,绩点就像海绵里的水,挤一挤总会有的。
首先,在大学里,各门课程的绩点权重几乎完全取决于其对应学分,然而,不同的选修课以及由不同老师教授的必修课,其课程内容与考试难易可能天差地别,在这种情况下,“会选课”的人,或者说选课比较“功利”的人,完全可以在绩点竞争中,靠着多选“水课”“爱心课”的方式,对选了更难课程的同学实现“弯道超车”。
其次,根据各校具体规章的不同,很可能将一些非课程性项目计入绩点——譬如学生活动、社会实践、导师评价等,这些内容,同样是“软竞争”的重要战场。尽管这些项目所占的分数并不算多,但在0.01分就能决出胜负的情况下,任何提升绩点的可能都不会被参与竞争者轻易放过。因此,如何在这些领域以讨巧的方式补回成绩上的硬性差距,也就“大有学问”。
对于这种种“硬规则下的软竞争”,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自然褒贬不一。除了少数根本不在乎这种竞争的“真·学霸”,精于此道者肯定希望“软竞争”越激烈越好,相对老实的学生,则不愿在这种模糊领域吃亏。对此,旁观者很难简单作出谁对谁错的道德评判。不过,这并不意味着只能对现状被动接受,听之任之。如果说大学绩点制度的改革能做些什么的话,有一条准绳是所有人都认可的——公平。